非全研究生培养

滨海工业研究院携手滨海新区五大功能区共启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宣讲会

发布时间:2025-01-27    来源:

近日,在滨海新区区委人才办支持下,九场深度聚焦高端人才培养与产教融合的盛会——天津大学与滨海新区联合培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宣讲会圆满落幕。滨海新区组织部人才办、经开区、天津港保税区、高新区、东疆综合保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五大功能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以及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院长张宇、副书记王春玲出席宣讲会。航空机电、中合基因、德高化成、中科闻歌等200余家重点科技企业代表先后参会。

在此次系列宣讲活动中,张宇院长和王春玲副书记全面深入地介绍了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的具体情况。该项目依托天津大学学科优势,精准对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有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步伐。

现场交流环节,与会企业围绕项目特色、招生流程、招生政策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进一步拓展了企业引才育才思路。多家企业代表纷纷表示,该项目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也为员工提供了在职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将积极参与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滨海新区五大功能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分享了各功能区的最新人才政策,并明确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为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共同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滨海新区发展,为区域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后,滨海新区组织部高层次人才服务室主任庄树坤指出,当前滨海新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滨海新区产业对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校企联合培养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的实施,正是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工程师人才的重要举措。

据悉,2025年是实施滨海新区与天津大学合作开展定向培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的第四年,该项目始终坚持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已培养了392名滨海新区产业亟需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实现滨海新区人才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双向赋能”。